t18p4706

标签: 机枪

菲律宾海军陆战队最近敲定了一款新的7.62x51毫米通用机枪,也就是照片里的这挺

菲律宾海军陆战队最近敲定了一款新的7.62x51毫米通用机枪,也就是照片里的这挺

这种机枪的名称为MMG556,它是土耳其对FN米尼米轻机枪的仿制型号。设计上采用的是长程导气活塞式枪机,还配有伸缩式枪托,皮卡汀尼导轨位于机匣和护木之上。因为引进的数量少,所以菲律宾不会本地生产这些机枪,交付后会优先...
曾对毛主席投反对票,抗美援朝前向美国泄密的张东荪,下场如何?电影《长津湖》里有

曾对毛主席投反对票,抗美援朝前向美国泄密的张东荪,下场如何?电影《长津湖》里有

曾对毛主席投反对票,抗美援朝前向美国泄密的张东荪,下场如何?电影《长津湖》里有这么一幕,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坐着直升机,贴着雪地飞行,想找到志愿军的踪影,但啥也没发现。他打心眼里不信,一群穿着“农村碎花棉被”的军队,能在这零下几十度的鬼天气里玩消失。这种轻视,当时是普遍现象。麦克阿瑟就说过,中国人要是敢来,那就是自寻死路。别说敌人了,就连咱们以前的手下败将,像功德林里的国民党战犯,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日本战犯,一个个都跟算命先生似的,断定咱们必败。就在这种氛围里,张东荪,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大知识分子、哲学家,做了一件让后人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的事。他竟然想私下里跟美国人“媾和”,让美国“留着中国”。张东荪是谁?民盟中央常委,燕京大学哲学系主任,一个响当当的学者和政治活动家。北平和平解放,他是有功之臣,亲自去西柏坡,跟中共高层建立联系,为这事儿跑前跑后。按理说,他是新中国的朋友。1949年9月30日,中南海怀仁堂,第一届政协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。那时候的投票,用的是豆子,每人一颗。毛泽东拿到了575票,但有一票是反对票。很多人都说,这一票就是张东荪投的。但毛主席很大度,说“反对的,让他反对去嘛”。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。眼看中美就要在朝鲜半岛上兵戎相见,张东荪急了。在他看来,新中国刚成立,百废待兴,拿什么跟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打?这一打,不就把家底全打光了吗?于是,他开始了自己的“斡旋”。他找到一个叫王志奇的人,这个人据说跟美国有点联系。张东荪想通过他,给美国传个话,核心意思就一个:中国不想跟美国打,别把中国当敌人,也别把战火烧到中国来。如果只是传个话,表达点和平意愿,可能还好说。但他错就错在,为了让美国人相信他的“诚意”,他干了件要命的事——泄密。他把自己知道的国家核心机密,包括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具体日期、规模,还有国家的财政预算情况,整理成情报,让王志奇想办法交给当时的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。他觉得,把自己的底牌亮给美国人看,美国人一看,哦,原来你中国这么穷,这么弱,就不会把你当回事,就不会跟你打了。这是什么逻辑?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、跪着的逻辑。他以为他是在“救国”,实际上,这是在把国家的脖子送到人家的刀口下。就在张东荪为他的“和平方案”奔走时,数十万志愿军战士,正穿着单薄的棉衣,踏入朝鲜的冰天雪地。他们没有张东荪那么多的知识,不懂什么大国博弈的理论。他们只知道,敌人打到了家门口,不把他打出去,这个家就安生不了。长津湖的那个冬天,到底有多冷?有个叫约翰的美国老兵回忆说,他的坦克、机枪对着志愿军扫射,子弹像火蛇一样。中国士兵像“僵硬的原木”一样成排倒下,但后面的人又像原木一样继续往前冲。他说:“我被那些不畏死亡的灵魂震撼了,太可怕了。”这就是志愿军给出的回答。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,他们唯一的“防冻措施”,可能只是用猪油、牛羊油糊住脚。但他们展现了人类战争史上最惊人的勇气。美军的王牌陆战一师,号称160年不败,最后师长史密斯不得不下一个让他毕生难堪的命令:“陆战队,向南进攻!”这句话后来被军史学家们反复品味,这哪里是进攻,这就是体面的撤退说辞。这一仗,把美国人打痛了,打怕了,也把国内那些得了“恐美病”“崇美病”的人,狠狠地打醒了。功德林里的国民党战犯,之前还写文章说“美国不可战胜”,后来一个个抢着炒炒面支援前线。日本战犯管理所里的日本军官,也是在志愿军打赢之后,才开始真心实意地接受改造。一个国家的尊严,不是靠别人的施舍和可怜换来的。是靠自己人一拳一脚打出来的。张东荪天真地以为,靠一个知识分子的几句话,几份情报,就能换来和平。而志愿军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证明了,和平,只能靠胜利来赢得。张东荪的泄密案,很快就被破获了。1951年,王志奇被捕,全招了。张东荪也供认不讳。事情报上去,高层很震动。但考虑到他过去的贡献,也考虑到他作为“民主人士”的代表性,毛主席亲自批示: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,养起来。这八个字,保住了他的命。他没有被枪毙,也没有进监狱。他被免去了一切职务,民盟开除了他的盟籍。他从一个备受尊敬的大学者,变成了一个需要被“养起来”的犯错之人。他被隔离审查,每天写检查,交代问题。那种从云端跌落的滋味,对于一个自负了一辈子的知识分子来说,可能比死还难受。他想不通,他觉得自己是为了国家好,怎么就成了叛徒?他的悲剧在于,他的身体进入了新中国,但他的头脑还停留在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时代。他习惯了仰视西方,总觉得中国离了谁的“承认”和“恩赐”就活不下去。他不懂,毛泽东领导下的新中国,最不缺的就是骨气。之后的日子,他就在孤独和落寞中度过。直到1968年,那场更大的风暴来临,他被投入监狱。1973年,这位曾经风云一时的哲学家,在秦城监狱里悄然离世,终年87岁。
大量乌军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克里米亚,俄军机动防空小组火力全开,配备重机枪和便携式防

大量乌军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克里米亚,俄军机动防空小组火力全开,配备重机枪和便携式防

大量乌军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克里米亚,俄军机动防空小组火力全开,配备重机枪和便携式防空导弹!对来袭的乌军无人机进行疯狂扫射,便携式防空导弹精准命中两架无人机!俄军全部摧毁了乌军来袭的无人机。由于无人机噪音非常大,...
两次大战所向无敌的维克斯机枪

两次大战所向无敌的维克斯机枪

英军第一突击旅的两个维克斯机枪组在已被打得稀烂的德国北莱茵-威斯特法伦州杜塞尔多夫区维瑟尔郊区作战。水冷的维克斯机枪是马克沁机枪最优秀的衍生型号,以射击可靠性闻名。当时军中俗语云“维克斯机枪外加9码弹链,所向无敌...
1943年,张云逸抓了国军将领赵凤藻的独子,说愿意拿10挺机枪、100支步枪交换

1943年,张云逸抓了国军将领赵凤藻的独子,说愿意拿10挺机枪、100支步枪交换

1943年,张云逸抓了国军将领赵凤藻的独子,说愿意拿10挺机枪、100支步枪交换。可张云逸摇摇头,只说了句:“武器我不要,你答应我一件事就行!1943年7月15日深夜,皖东游击根据地的野战医院里,手术台上躺着的国军少校赵保顺,...
1951年,美军飞机低空扫射我军阵地,一个急红眼的战士端起机枪往天上射了14枪,

1951年,美军飞机低空扫射我军阵地,一个急红眼的战士端起机枪往天上射了14枪,

1951年,美军飞机低空扫射我军阵地,一个急红眼的战士端起机枪往天上射了14枪,怒吼道:“大不了就枪毙我好了。那天,614高地被敌机轰炸得满目疮痍,积雪混着焦土,零下低温刺得人骨头生疼。关崇贵和战友们蜷缩在临时挖出的...
越南士兵与sg43郭留洛夫机枪

越南士兵与sg43郭留洛夫机枪

越南士兵与sg43郭留洛夫机枪
柬埔寨火力太猛了,打得一屋子泰国士兵都不敢抬头反击,只能满地爬!柬埔寨机枪手都是

柬埔寨火力太猛了,打得一屋子泰国士兵都不敢抬头反击,只能满地爬!柬埔寨机枪手都是

柬埔寨机枪手都是弹箱供弹,火力持续性很强。机枪手前沿挖有战壕,火箭筒手向前部署发射火力。要论军事实力,按理说泰国的优势更大一点,不仅战略纵深宽广,还有美国的F16战斗机。但巧就巧在柬埔寨占了先机,直接出动BM-21火箭...
抗美援朝时,他一人歼敌400余人,立下汗马功劳,复员时却因工作人员写错一字,苦干

抗美援朝时,他一人歼敌400余人,立下汗马功劳,复员时却因工作人员写错一字,苦干

抗美援朝时,他一人歼敌400余人,立下汗马功劳,复员时却因工作人员写错一字,苦干33年临时工,直到退休后,老英雄的英勇事迹才终于被曝光。一架美军F-86战机拖着黑烟坠入山谷,志愿军阵地上爆发出短暂的欢呼。1952年深秋,朝鲜上甘岭537.7高地的战壕里,23岁的蒋诚却没时间抬头看一眼。他迅速调整重机枪角度,瞄准远处扑来的敌军步兵,子弹如暴雨般倾泻而出。硝烟呛得他喉咙发干,右腹一阵刺痛——弹片撕开了他的军装,鲜血混着泥土淌下。他低头瞥了一眼,咬牙将流出的肠子塞回腹腔,用绑腿草草裹紧,继续扣动扳机。阵地前,敌军的尸体堆成了小山,战后清点,竟有四百余人倒在他的火力点前。这位来自重庆合川的农家子弟,用一挺重机枪,书写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传奇。可谁能想到,这段震天撼地的战功,竟因一字之差,沉寂了整整三十六年?那一天,蒋诚所在的志愿军12军31师92团机炮连,坚守在上甘岭战役的最前沿。537.7高地不过三平方公里,却成了中美双方争夺的炼狱。美军投入6万兵力,300余门大炮,170多辆坦克,3000多架次飞机,炮弹如蝗虫般倾泻,每秒6发的火力密度,将山头削低了两米,岩石炸成粉末。志愿军阵地尸横遍野,蒋诚的连队从百余人打到只剩三个活人。排长被燃烧弹烧成焦炭,战友的呐喊被炮声吞没。他却像钉子般扎在战壕里,眼睛布满血丝,枪管烫得几乎握不住。敌机低空俯冲时,他果断将枪口抬高,250发子弹泼向机头,硬生生将一架F-86打得冒烟坠毁。这在步兵战史上堪称奇迹,连《志愿军报》都以头版头条报道:“我部机枪手首创击落喷气式战机纪录!”战斗的代价是惨烈的。蒋诚腹部的伤口深可见骨,军医在丹东野战医院为他缝了四层针,弹片足有小孩巴掌大。战后,他被授予一等功,志愿军司令部签发了一份《革命军人立功喜报》,详细记录了他的战绩:歼敌四百余人,击毁敌重机枪一挺,击落敌机一架。可这封喜报却未能送到他手中——工作人员将地址“隆兴乡”误写成“兴隆乡”,邮递员在合川县跑遍了村落,查无此人,只得退回县档案馆。荣誉被尘封,蒋诚的名字也随之沉入岁月的长河。1955年,蒋诚带着一身伤疤复员回乡。没有欢迎仪式,没有鲜花掌声,甚至没有一份正式工作。他揣着部队发的16尺布票和一条毛巾,回到隆兴乡的泥土房,重新拿起锄头。村里人只知道他当过兵,却没人晓得他在上甘岭的壮举。他从不提起,也不抱怨,默默干起了农活,偶尔在铁路工地或公社打零工,挣点微薄的工钱贴补家用。寒冬里,腹部的旧伤像针扎般刺痛,他却从不吭声。妻子陈明秀劝他找组织反映情况,他只摆摆手:“战友们都埋在朝鲜了,我活着回来就不错了。”蒋诚的沉默并非无为。1964年,他凭着一手过硬的蚕桑技术,成了隆兴乡蚕桑站的临时工。桑树林里,他弯着腰教村民剪枝育苗,忙时五天五夜不合眼,连妻子临终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。他用自己的积蓄帮困难户买蚕种,带出了一片桑园,让乡亲们的口袋渐渐鼓起来。可这份工作,始终是“编外”的,工资微薄,家里五个孩子常穿着补丁衣,吃不上荤腥。即便如此,他从没向组织提过自己的功勋,甚至连军功章都压在箱底,生怕被人说“邀功”。1983年,隆兴乡修路工程因资金短缺停摆,民工们蹲在路边抽闷烟。蒋诚抽完三根“经济牌”香烟,猛地站起身:“接着干!工钱我来想办法!”那天夜里,他摸黑走20里山路,用“人民功臣”的身份在信用社贷下2400元——相当于当时工人五年工资。路修通了,村民的日子好过了,他却背上巨债,儿子蒋明辉卖掉婚房才帮他还清。乡亲们夸他“蒋英雄”,他却只笑笑,蹲在田埂上啃冷馒头,膝盖露补丁的军裤在风里微微抖动。时间转到1988年,合川县师范学校校长王爵英在修县志时,无意翻出一封泛黄的喜报。背面写着:“蒋诚,上甘岭战役歼敌四百余人,击落敌机一架,荣立一等功。”王爵英猛然想起学生蒋启鹏的哥哥,赶紧托人去蚕桑站找。消息辗转传到蒋诚耳中,他正提着水桶给桑树浇水,接过喜报时,手抖得像筛糠。县政府核实后,当月发文将他转为蚕桑站正式职工,补发工资,安排住房。可蒋诚却推掉所有表彰仪式,只要求把补发的钱捐给镇上小学。他说:“这事过去了,战友们的命换来的胜利才最重要。”蒋诚的故事渐渐传开,乡亲们才知道,这个常帮人挑水、赊酱油的老汉,竟是上甘岭的神射手。2019年,记者问他:“藏功名半辈子,亏不亏?”蒋诚摸着腹部的伤疤,眼神清亮:“我战友埋在朝鲜的雪里,我能活着种树、修路,知足了。”2023年1月5日,这位93岁的英雄在隆兴乡去世,留下的是上甘岭的传奇和一颗永不褪色的赤诚之心。
到目前,最高兴的应该是佩通坦吧,相信她晚上睡觉也会笑醒!东南亚这阵子最热闹的

到目前,最高兴的应该是佩通坦吧,相信她晚上睡觉也会笑醒!东南亚这阵子最热闹的

到目前,最高兴的应该是佩通坦吧,相信她晚上睡觉也会笑醒!东南亚这阵子最热闹的事,莫过于泰国和柬埔寨在边境闹的这出大戏。机枪火箭炮齐上阵,战机呼啸着掠过山头,两国士兵在边境线对峙得脸红脖子粗。但你要是以为这只是俩邻居抢块地皮那么简单,那就太天真了。这背后藏着的百年恩怨、政治算计和大国暗棋,比剧本还曲折。事情得从那两处让两国吵了上百年的地方说起。泰柬边境800公里的线,最扎眼的是柏威夏寺和茄子山。1962年国际法院把柏威夏寺判给了柬埔寨,可寺外那4.6平方公里的地盘,泰国认的是1907年法国殖民时期画的老地图,柬埔寨认的是法院判决,就这么拉拉扯扯吵了几十年。更关键的是茄子山,那山头跟个瞭望塔似的,站顶上能把边境几十里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,谁占了谁就握着边境对峙的主动权。柬埔寨占了这地方好多年,泰国早就憋着火想抢回来,今年这把火总算烧了起来。泰国总理佩通坦这阵子的日子,简直像走钢丝。刚上台那会儿,国内经济没气色,军队里的老油条们看她不顺眼,连联合执政的伙伴都各怀心思。今年5月边境先开了几枪,打死个柬埔寨士兵,她起初想息事宁人,主动给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打电话求和,两边军队都快签停火协议了。没想到6月出了个“录音门”,她私下喊柬埔寨前首相洪森“叔叔”,还说“有啥要求都能安排”的录音被捅了出来。泰国立马炸了锅,反对党拍着桌子骂她“卖国家利益”,军队趁机给她施压,连执政联盟里的二把手都直接翻脸退群,还提了要罢免她的提案。佩通坦的支持率掉得比瀑布还快,再不硬气点,总理宝座就坐不稳了。于是泰国画风突变。7月刚开头,就把边境口岸全封了,断了柬埔寨四成的电——要知道柬埔寨不少地方的灯泡亮不亮,全看泰国给不给电。侦察机天天在边境转圈,跟盯着猎物的鹰似的。到24号那天,F-16战机直接呼啸着炸了柬埔寨两个军事据点,26号又高调宣布“收复”了茄子山,士兵扛着国旗在山顶拍照留念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哪是打给柬埔寨看的?分明是演给泰国国内看的:你看我多硬气,谁也别想欺负咱!佩通坦就靠着这波操作,总算把军队和老百姓的情绪稳住了点。柬埔寨那边也不是吃素的。老首相洪森刚把权力交给儿子洪玛奈,新官上任正缺个立威的机会。泰国一动手,洪玛奈正好借着“保家卫国”的由头凝聚人心。他一边对着镜头拍胸脯,说“茄子山还在咱手里”,一边调了火箭炮往泰国阵地轰,电视讲话里那句“一寸土地都不能让”,让国内老百姓听得热血沸腾。原本还在观望的民众,这下全拧成了一股绳,洪玛奈的支持率不降反升—不得不说,这步棋走得挺妙。这时候周边的大国也没闲着。美国最近跟泰国走得特别近,联合军演一场接一场,嘴上说着“支持地区稳定”,眼神却一个劲往泰国那边瞟。泰国敢这么硬气,背后少不了泰王的默许——这位在泰国说一不二的人物,这次没吭声反对军事行动,等于给佩通坦开了绿灯。柬埔寨呢?洪玛奈天天往中国外交官那儿跑,说“中方是最靠谱的朋友”,又向东盟递了状子,要按规矩评理。中国和东盟忙着两头劝,毕竟真打起来,谁的生意都得黄。说起来这俩国家也挺有意思,一边打得热火朝天,一边又谁都不敢把事做绝。泰柬每年贸易超百亿,柬埔寨七成出口得借泰国港口运出去,泰国商场里三成的衣服是柬埔寨工厂做的。边境刚封一周,泰国果农就哭了—光水果出口就赔了2亿多泰铢,柬埔寨五十多家工厂因为缺原料,机器都停了。这种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经济账,让两边的炮弹都不敢往死里砸。现在最关键的是8月初的东盟外长会。要是能把两国拉到谈判桌前,说不定就能各让一步;要是谈崩了,泰国说不定会把战火再烧大点—毕竟佩通坦国内经济烂摊子还没收拾,转移注意力也是个办法。但说到底,这场冲突哪是抢山头那么简单?对佩通坦来说,是能不能坐稳总理宝座的生死战;对洪玛奈来说,是新王登基能不能立住脚的考验;对大国来说,是在东南亚棋盘上落子的机会。最后八成还是各退一步的结局。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,真把关系闹僵了,谁都没好处。只是边境上那些扛着枪的士兵,还有被战火搅得没法过日子的老百姓,怕是还得再熬阵子才能盼来安稳。这世上的争端,从来都不是枪炮能彻底解决的,算来算去,终究是人的算计在作祟。